首页 经济 > 正文

环球热点评!浅浅社会素描,深深乡土情怀 ——对话《乡土中国》


【资料图】

文/董小玉 徐孝菊
中国是一个拥有两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年文明史的伟大国度。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不仅创造出光辉灿烂、享誉世界的中华文明,也塑造出独特的精神气质和精神品格,形成了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在那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背后,牢牢盘亘着华夏文化之根,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思想原动力,影响中国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关于中国的传统文化特性,费孝通先生的社会学经典著作《乡土中国》用14篇文章,从乡土社会人文环境、社会结构、道德体系等方面,深入浅出地对中国传统社会结构进行了充分的思考和分析。
成都二十中徐孝菊:《乡土中国》初版于20世纪50年代,聚焦研究中国农村生活,涉及乡土社会人文环境、传统社会结构、权力分配、道德体系、礼治秩序、血缘与地缘等方面,把整个中国社会的逻辑如剥洋葱般层层剥开。这本著作距今已逾70年,经久不衰,您认为其经典性主要体现在哪里呢?
西南大学董小玉教授:首先,不同于一般晦涩深奥的学术著作,《乡土中国》既科学严谨,又通俗易读,渗透着费孝通先生对历史学、哲学、政治学等相关学科的深刻认识和精辟见解,彰显了费孝通先生开阔的学科视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读起来引人入胜且趣味盎然。其次,这本书为中国人很多根深蒂固的行为习惯、思想观念标上了生动的注脚,具体论述了中国乡土社会为何安土重迁,村落如何形成,熟人社会与陌生人社会的差异,婚姻关系中的男女有别,团体格局中的权利结构、法律与道德的关系等等,透过诸多旧中国的生活化现象看乡土性本质。最后,费孝通在跨文化中研究中国农村社会,筛选真实的案例材料,提炼为可以印证乡村社区结构特征的现象,和其他国家的不同文化模式进行比较,以凸显乡土中国的特殊性。正如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所说:“《乡土中国》是讲述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治理结构的代表作,为了解中国社会文化的基本特性提供了重要参考。”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到中国社会特有的乡土伦理体系,以及带有乡土性的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之间的差异性,更好地学会自洽从而找到人生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不再被礼俗教义所裹挟,平衡生命中的已知与未知。
成都二十中徐孝菊:《乡土中国》作为经典学术著作,受到广大学者的赞誉与推荐。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已将《乡土中国》纳入必修上册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该书成为学生必须整本阅读的社会学经典著作,足见这本书的文本价值和教学价值。但是,现实反映,当今不少学生对这本书很“隔”,对于城市的学生来说,乡土生活相对遥远,即使是农村的学生,也未见得不感到陌生,这难免会造成阅读障碍。此外,生于网络时代长于网络时代的学生,已经习惯于碎片化的网络阅读,让其挑战整本学术著作阅读,这也是一大挑战。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阅读《乡土中国》,您有什么建议呢?
西南大学董小玉教授:经典阅读总会有困难,但是阅读过程充满乐趣。读书不能趋易避难,不能总读自己喜欢的、浅易的、流行的读物,北京大学温儒敏教授也赞同,年轻时有意识让自己读一些“深”一点的书,读一些可能超过自己能力的经典。尤其对于网络原住民而言,整本书阅读可以磨性子,祛除浮躁,培养毅力,涵养心智,大有裨益。其实,阅读本应该是源于文化自觉,自然生发且内在驱动,在轻松愉悦的心态中品读书籍。针对《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若要谈阅读方法,有以下三个建议。第一,根据文本特征选择阅读方式,阅读《乡土中国》宜将粗读与细读相结合,先粗读后细读,先大致浏览书籍目录,粗略阅读章节内容,对学术著作阅读产生一定体验和印象后,再对重点章节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细细品读,理解费孝通关于乡土社会的基本观点。第二,采用概念批读法,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抓观点、抓重点、抓关键,特别是其中的核心概念,以便纲举目张,把握全书的主要内容和学术创见。第三,使用跨媒介阅读法,人类的阅读已经实现从书写时代、印刷时代到视听时代的跨越,阅读媒介多样化,不再囿于纯文本的阅读。《乡土中国》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通过阅读多种媒介有关《乡土中国》的语言材料,丰富整本书阅读形式,多感官刺激学生的阅读体验,减轻学生对书本“隔”的感觉。
成都二十中徐孝菊: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赵旭东指出,《乡土中国》既是费孝通先生基于人类学田野调查而形成的关于中国社会与文化的总体性认识,也是有关城乡融合发展的小城镇建设研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构想以及晚年晚期所关注的未来世界不同文明间和平共处、和而不同图景的展望。如今中国农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传统与现代的转换和融合,乡村与城市的碰撞和交流,这给社会带来哪些利弊呢?
西南大学董小玉教授: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中国农村在社会变迁中保留着诸多乡土礼俗,像“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继承与发扬,像“三从四德”“女子裹脚”等不符合当代社会观念的礼教应该批判与抛弃。中国的思想史卷帙浩瀚,其所刻意张扬的意识,不仅长久地支配着中华民族的乡土礼俗和道德实践,而且至今仍然在很大程度上,悄悄地影响着社会法律生活尤其是乡土法治的形象极其发展状态。在城镇化加速进程中,中国农民固守土地,秉持差序格局,在旧中国,有利于维持一方稳定与繁荣,但是在新中国,容易阻碍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全球政治经济的波动甚至直接地跟乡村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了一起,而城乡协同发展的步伐,因为乡村居民更多且频繁地往来于城乡之间而变得日益加快。无论如何,《乡土中国》有“一种流淌在灵魂深处的传统文化意识以及乡土中国情结”,每个现代的中国人以及我们的后代仍有必要了解中国的基层社会特征,乡土文化是我们的根,乡土情怀是我们的魂,支配着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关键词: 乡土中国 传统文化 学术著作 中国农村 西南大学

最近更新

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版权申明 网站地图 联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创投网 - www.xun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备202200996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