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济 > 正文

重庆“一号工程”与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建设

2023年1月底,在各地纷纷召开“新春第一会”的时候,重庆也召开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工作推进大会,袁家军明确提出把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重庆“一号工程”和全市工作总抓手总牵引,并将“勇当内陆省份改革开放探路先锋”作为重庆“一号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参阅:中国式现代化与重庆“一号”工程)

内陆改革开放是一项系统工程,重庆依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支撑和引领内陆改革开放高地建设,涉及方方面面的子系统。重庆在此领域的努力和探索,也将进一步丰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宏大场景,也有助于带动和引领内陆地区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一、内陆开放与重庆发展

内陆地区的发展是世界级难题,这主要是内陆地区远离海上贸易要道、地形地貌和基础设施条件较差、外向型产业能级较弱、人文意识中封闭文化的成分较浓等原因造成的。各国的内陆地区在以海洋贸易为重心的全球经济体系中,形成了“封闭——落后——进一步自我封闭僵化——更加落后”的恶性循环,内陆地区的人们也因此容易缺少经济上的自信。但正如钱穆先生所说,“中国只要上轨道,中国人一定该把力量推向落后的内地去。”美国的西进运动奠定了美国的大国基础,中国的西部开发和内陆开放也将奠定中国的全球地位。

内陆的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其意义当然十分伟大,但关键是如何做。深居内陆的重庆不沿边、不靠海,能发展成为中国经济第四大城,靠的是形成了开放的正循环、正反馈,构建了内陆开放的大体系、大系统,这对整个内陆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十余年来,坚韧顽强、开放包容、豪爽耿直的重庆人用好城市开放机遇、积极树立全球视野,打破“内陆思维”,从全球格局来看重庆、以全局视野来发展重庆,在内陆开放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实践和创新,形成了“通道带物流、物流带经贸、经贸带产业”的正向循环和体系构建,这个不断迭代升级的循环促进了重庆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近十三年来,两江新区从无到有、逐步做强就是重庆内陆开放持续壮大的一个缩影。两江新区作为内陆地区第一个国家级新区,长江黄金水道、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渝满俄”班列等东南西北“四向”国际大通道交汇,已形成汽车、电子信息两个双千亿级产业为支柱,智能装备、生物医药、航空航天、先进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多点支撑的产业体系;综合实力强劲,以全市1.5%的土地面积,产出了全市约15%的经济总量,20%的规上工业总产值,30%的进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资和数字经济增加值,40%的服务贸易额,50%的汽车产量,70%的跨境电商交易量,两江新区正与全球企业家和创业者共同开创重庆美好未来。

从重庆的崛起历程可以看出,内陆崛起是开放能级、产业能级、城市能级等方面的全面崛起,这体现了内陆现代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作用。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宏大场景中,重庆已经形成巨大的优势:汽车、电子信息产业向万亿产业迈进,高端装备、生命健康、数字经济向千亿产业奔跑。国家级战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正在实施,覆盖1亿人口,有近8万亿的GDP、3.5万亿的社零总额。叠加享受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自贸试验区、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国家级战略政策的强大支持。

二、改革与开放联动,推动“新重庆”建设

在当前的数字全球化、治理全球化的背景下,重庆由此前十余年的依托中欧班列(成渝)、西部陆海新通道、笔电及汽摩产业等基础设施和硬核产业实现与世界“硬联通”。接下来,重庆的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到了“软联通”大发展的阶段,在数据、智能、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软要素”方面扩大与全球的对接和对标,并进一步提升在全球规则制定方面的首创性和话语权。

在这个大背景下,改革正成为内陆开放最大的推手,而数字化变革正成为重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牵引和总抓手。用数字赋能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现代政府建设、满足人民需求,用数字化产业变革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用数字化平台打造有效推进“整体智治”现代政府建设,用数字技术广泛深入应用精准满足消费互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等领域庞大的用户需求,重庆正在数字政府、培育数字社会、健全数据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全面成为数字化变革高地。(参阅:袁家军数字化变革与重庆崛起之路)

数字化变革的效能正在外溢,改革在向各领域各方面延伸、普惠,改革正在重塑重庆在营商环境、产业发展、规则制定、宜居环境等方面的面貌和优势。重庆“渝快办”“渝快融”“渝快政”等政务应用,让政府变得“智”理有方,“智能+便民”和“智能+助企”正持续释放便民利企红利。在照母山,有超过5000家电子信息类企业入驻、超8万名人才汇聚,上百栋楼宇“群星闪耀”,工业软件、汽车软件、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产业成链成群。在去年11月的进博会上,陆海新通道运营公司和新加坡劲升逻辑公司签约,就共建陆海新通道“数智通道”展开深入合作,共建陆海新通道全球跨境贸易数字化服务网络,并探索打造“数智通道”相关标准规则。

市委六届二次全会提出未来五年“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分别迈过4万亿元、12万元大关。”的目标,这不但有利于重庆站稳“经济第四城”乃至向更高的城市排位进发,也有利于重庆人能有更高的收入和生活水准。重庆近年来的经济增长已经让来重庆发展和定居的人越来越多,重庆202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3213.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9万人,全年新增流入人口7.7万人,这在全国人口总量下降、各地的人口和人才争夺战愈演愈烈的背景下是非常不容易的,充分反映了重庆被越来越多的人看好。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动力开发部机车集成技术总监邓清鹏、马上消费总经理郭剑霓等一批“新重庆人”生动诠释了什么叫“来了就是重庆人”。

三、“一号工程”下的改革开放新高地建设

目前,重庆乃至整个成渝地区的内陆开放能级,虽然在西部堪称第一,但是与东部沿海地区仍有一定差距:

一是外贸能级有待提升。2022年长三角进出口体量约15万亿、粤港澳进出口体量约16万亿,上海进出口规模达4.19万亿元人民币。相比而言川渝两省市2022年共计1.8万亿的进出口规模偏少,川渝地区的进出口体量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二是外资能级有待提升。2022年四川外商直接投资(FDI)规模35.3亿美元,重庆实际使用外资稳中提质,但总体而言川渝两省市在外资领域尚有较大提升空间,2022年上海外商直接投资360亿美元、江苏实际使用外资304亿美元,川渝与领先水准尚有差距。

三是联动能级有待提升。2022年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它是粤港澳三地政府合办协调联动,在广州、香港、澳门同步设立会场。长三角搭建了开放联动发展论坛、开放平台联动合作论坛。相比之下,虽然两江新区已在成渝地区先行召开全球招商大会,但整个成渝地区在开放谋划上仍需对标发达地区持续发力。

这就需要在更高水平、更新维度上推动重庆内陆开放水平进一步跃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重庆的“一号”工程,可在以下方面进一步发力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建设,推动内陆地区的改革和开放能级、改革与开放互促能级持续迭代升级:

一是勇当内陆省份改革开放探路先锋。要当好改革开放探路先锋,首先要留意动向、捋清路径。上海2023年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大会上,发布的行动6.0方案提出要打造长三角高水平营商环境,推动更大范围推进跨省通办。广东最近召开的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期间,宝洁大中华区董事长、首席执行官许敏表示,将把宝洁国际贸易供应链控制中心从欧洲迁至广东。由此可见,各地的改革开放政策能不能得到所在城市群的认同,能不能得到市场主体和群众的支持,其重点是谋事要实、决策精准。要在改革开放探路中,能确保重大部署重点项目迅速转化为实物工作量,最大程度推动亲清政商关系和营商环境再上新水平,从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方面提升和重塑政府的形象力和决策力、执行力。

二是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在长三角深度一体化进程中,苏皖城市结对合作帮扶有序推进,2022 年安徽滁州、淮北、阜阳等城市承接江苏结对城市产业转移、直接投资或达成合作意向项目 66 个、总投资规模超 220 亿元。海南正在谋划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重大区域战略紧密联动,在深化琼粤港澳四地全方位合作中逐渐形成更加紧密的区域合作联动机制。

这提示我们,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三年来实现政策共谋、产业共推、项目共建、开放共促、服务共享,完成了“破题”的阶段任务后,下一步还要在“破壁”和“破圈”上发力,进一步通过跨省帮扶、产业共育等方式打破川渝两省市的行政壁垒,进一步加强双城经济圈与长江中游、滇中、关中、北部湾等城市群的联动。

三是大力推进更高水平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关键是要拿出管用的办法。一方面,可共建高水平开放平台,合力打造成渝国际开放枢纽,在两江新区、天府新区等重点区域加强对创新型、服务型、开放型、总部型、流量型“五型经济”的布局;探索建立内陆开放联动发展论坛、开放平台联动合作论坛等机制。

另一方面,可协同推进开放合作,推动重点领域开放合作,积极引进全球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加快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大力吸引进境外专业服务行业;联手布局建设一批多功能境外投资服务站,发挥服务站对班列、贸易、制造、物流、信息等方面的综合支撑作用。合力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推动国际人才认定、服务监管部门信息互换互;建立进出口商品全流程质量安全溯源管理平台,实现全链条监管。

深入实施双城经济圈建设“一号工程”,勇当内陆省份改革开放探路先锋,新重庆建设美好画卷正在绘就。

关键词: 改革开放 内陆地区 开放平台 直接投资 现代化建设

最近更新

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版权申明 网站地图 联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创投网 - www.xun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备202200996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