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济 > 经济 > 正文

武汉市护理学会:“我深切体味到中国护士的成就感”

● 她们是医疗队里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 她们是技术扎实柔韧勤奋的护理专家

● 她们是可敬可亲的“中国妈妈”


(资料图)

在山海之隔的非洲大地,她们践行南丁格尔精神,一袭白衣,一身责任,一份信念,一腔热血,以爱之名,守护患者生命。在手术室,她们是医生配合默契的搭档;在诊疗室,她们是技术扎实、针法过硬的护理专家;在产房,她们是可敬可爱的“中国妈妈”。她们是中国医疗队中的护理力量。

第十九批援阿医疗队队员丁汉梅护士长(右三)与中外同道在一起。

把对每位患者的诊疗都跟祖国的声誉联系起来

丁汉梅,1960年生人,退休前是武汉市护理学会外科护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武汉市第三医院烧伤科护士长。2001年12月起,她作为第19批中国援阿医疗队队员,在阿尔及利亚塞地夫医院连续工作两年。

8月25日上午7时,笔者在武昌一处街头口袋公园里遇到了刚从鄂西消夏回汉的丁护士长。

63岁的年龄,36岁的活力。身材不胖不瘦,穿着时尚得体,眼含温情,面常浅笑,快人快语。“我去的那年40岁出头,已经在烧伤科的供应室、病房、门诊、手术室等多个岗位上历练过,正是人生和事业的盛年。”她抬眼望过街头的树梢,似乎望向了隔山隔海的阿国,更把时光拉回到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时代在进步,援外在优化。丁汉梅这批援阿医疗队由两个工作单元组成,一个单元是烧伤整形组,由三医院的王维干医生、口腔医院的吴中兴医生、四医院麻醉师宋重珍和丁汉梅组成,组长王维干;另一个是神经外科工作单元,也是两医一麻醉一护理的标准建制。

这里的烧伤患者大多是生活烧烫伤,轻症居多。随着中国这支烧伤整形特色医疗小组的到来,不光重症烧伤的患者不用转送到阿国首都的医疗中心治疗,连周边省份的一些患者也跨省前来求治。

两年时间里,这支医疗队开展大小手术500多例,接诊烧伤面积50%以上的危重病人30多例。他们曾治愈一位烧伤面积有70%达深Ⅱ度的病人,在阿国引起轰动,国家电视台给予报道。

就在这两年时光里,中国医疗队为阿国培训了9批烧伤整形医护人员,留下一批永不走的医疗队。

烧伤患者的敷料和耗材都是特制的,阿国本身没有供应。丁护士长就把其他三位同事拉上,一起做敷料,一起剪材料。

武汉大学口腔医院的吴中兴医生是技艺全面的颌面外科大夫,擅长唇腭裂手术。人的颜面部血管丰富,手术不是一个人能做下来的,吴医生需要一个得力的助手。而阿国对术者有严格限制,不满7年工龄不能上手术台,丁汉梅主动担当助手的重任。她记得自己跟吴医生一起做了30多例唇腭裂手术。气管插管是麻醉师的基本功,插了管后先要判断插管是否在气道里,而不是插到食道里去了。丁汉梅耳闻目睹麻醉师宋重珍的操作,对这一套技艺也能做到驾轻就熟。

这位63岁的高年资护士长,如今两鬓已有飞霜。她慨叹:“这两年,我们把对每一位患者的治疗都与祖国的声誉联系在一起。我深切体味到一位中国护士的成就感!”

拎着药箱奔向草原深处,为牧区培养接生员

在阿尔及利亚,有很多人将自己的孩子取名为“人民友谊万岁”或“西诺瓦(法语‘中国人’)”。

“那时赛伊达省医院孕产妇多,我们医疗队只有一名妇产科医生,几乎要负责医院全部妇产工作。”首批援阿医疗队队员邱月华回忆。

原武汉医学院附二院助产士刘美恩,1968年至1971年期间,作为第三批援阿医疗队队员,在阿接生了许多宝宝。这些宝宝很多取名“西诺瓦”。

除了在受援医院工作,为了方便生活在草原上的牧民们,医疗队还组成一支奔赴牧区为难产产妇接生的巡诊小分队,拎着药箱药包钻进救护车,到牧区开展巡回医疗,为牧民们顺利生产护航,还为牧区培养接生员。

用心用情疗护中国人民的朋友斯诺先生

1972年1月,著名作家埃德加·斯诺先生病重,中国政府从援阿尔及利亚医疗队选派医疗小组奔赴日内瓦,到斯诺先生寓所治病。因照顾重病号颇具经验,第四批中国援阿医疗队队员、武汉儿童医院儿科护士长卜秀莲被选作医疗组成员。

斯诺术后十分虚弱,血管已经塌陷,每次打针、输血都十分困难。为了不再给斯诺先生带来肉体上的折磨,不管是抽血还是输液、输血,卜秀莲都力求做到“一针见血”。

由于工作需要,援阿尔及利亚医疗队还增派了2名护士——原湖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的吴宝先和湖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的李志英。医疗小组的精心治疗和护理深深感动了斯诺。病情好转时,斯诺常常和张锦坤医生、卜秀莲等护士们谈起他在中国的经历,沉浸在多年前他跟中国红军、游击队员、乡亲们在一起的回忆之中,他似乎忘记了疾病的痛苦。

中国医疗队为斯诺治病的消息也受到世界人民的赞誉。斯诺生前好友、美国心脏学家戴蒙德教授高度评价:“中国医护人员的医技是高超的,工作精神是不倦的,胰腺癌晚期的疼痛是最厉害的,可病人却很安静,身上没有一点褥疮,他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真让人敬佩。”

跨越万里的思念,军功章有家人的一半

对于援阿医疗队员来说,最让她们牵肠挂肚的莫过于家人。1997年,武汉市护理学会外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护师易汉荣奔赴北非。

“从前读‘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感受不到诗里的意境,身居海外,每天盼着家中来信,才猛然觉察这句诗的分量。”8月25日,在家中整理书信时,一封封26年前丈夫和儿子的书信,让易汉荣读来不禁湿了眼眶。

20世纪90年代,援外医生与国内联系主要靠书信和电话。“偶尔也舍得打一个国际长途。”易汉荣至今还记得当时1分钟国际通话话费要27块钱,有一次,丈夫酒后抑制不住思念,打了半个多小时。“一下子就用去了我2000多块钱的电话费,那时候一个月工资也才几十块钱。”现在回想起来,易汉荣还又好气又好笑。

在武汉市中心医院消化内镜护士长夏茜的手机里,珍藏着两组照片。2014年和2016年,夏茜和中国医疗队的同事一道,先后两次执行援助任务,取得圆满成功。2014年金秋,湖北省卫生健康委通报表彰,授予夏茜、王娅妮、王婵、黄菲、曹君、唐亚娟、王文妍和彭百琳等8位队员“援阿白衣天使”荣誉称号。在2019年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授予夏茜荣誉证书。夏茜说,军功章也有家人和同事的一半。

武汉市护理学会理事长付阿丹表示,援外医疗队的武汉护理工作者,用实际行动弘扬了“不畏艰险、勇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医疗队精神。她们既是行动的标杆,更是奋进的力量。 

【来源: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关键词:

最近更新

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版权申明 网站地图 联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创投网 - www.xun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备202200996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