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人为何很难做好投资?
本文系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本文是我对《芒格之道》这本书阅读感受的第7篇。
(资料图)
我认为这本书最大的价值,是省去了我们寻找材料、被蹩脚翻译所困扰的时间,我们只需要尽情享用芒格的思想盛宴——而他也许是世界上最博学的投资人了。
以下蓝色字体是原书摘录,黑字是我的阅读感受。
大型公司有自己的一套人才培养体系,例如你进入康菲石油工作,从某个部门的基层员工做起,一步一步顺着等级森严的体系往上走。整个公司如同军队一样,你有些想法,觉得公司应该改革,但没人愿意听你的意见。
十几二十年后,你进入了公司的中层,深受公司文化的熏陶,已经成为公司的一员。你可以在公司中继续发展,但你成为不了沃伦·巴菲特。
我们大多数打工人都是一样,如果用打工人的心态和视角,我们永远也成为不了投资者。
我发现,这也正是“大多数企业高管买股票跟散户没有任何差别”的原因,因为这种从打工人到投资者的视角转变,不是一个会自然而然发生的过程,需要一点“顿悟”。
讽刺的是,由于“打工人”的身份和固有的思维习惯,哪怕是“高级打工人”公司高管,也很难从日常的工作视角跳到“老板”(股东)视角啊。
早期的沃伦哪会投资货币?哪会做衍生品交易?晚年的沃伦动用几百亿美元投资货币,赚了二十三亿美元。晚年的沃伦还学会了做衍生品交易,沃伦一直没有停下学习的脚步。
看到这一段,还是挺向往的,希望我自己也能在一生中持续学习,朝着不断学习进步的方向前进,与读者们共勉。
我有一个好朋友,他在一所著名商学院学习过,教授给学生留了一大堆练习,让他们熟练掌握如何通过代数计算压榨供应商。我的朋友把练习做完,然后写了这样一段话:“您讲的我学会了,您出的题我做完了。但是,我想告诉您,我认为压榨供应商的做法很卑劣,我永远不会这么做。我希望我的供应商诚实可靠,我们之间互相信任。供应商不是我的压榨对象,而是与我携手共赢的合作伙伴。
如何更好地理解怎么去看一个生意?最好的途径,可能就是自己去做一个生意。只有自己去真正做了一个生意,才能理解到真实的商业世界和理论上的探讨是不一样的。
拿这段摘录来说,不要说商学院,哪怕是我们这些投资人,也很容易通过数据和简单的逻辑去做一些判断,比如“应付账款周转天数长的公司在产业链上强势,属于好公司”。
这个判断本身没有错,因为数据背后的意义就是这个。但是,这种强势的落脚点是在哪里,恐怕更为重要。
具体来说,如果公司这样做只是为了尽量去改善现金流,那这最多算是学了点皮毛。只有那种一切为了终端消费者,也明白产业链是一起为消费者服务的那种公司,长远来看才能和上游供应商共同繁荣,否则的话,自己衰落是迟早的事,配套的供应商也难逃厄运。
伯克希尔之所以投资了一些高科技公司,是因为我们通过用模型思考高科技行业,得出了几个确定性非常高的预测。
伯克希尔在这些年中,开始逐渐投资一些原来被巴菲特和芒格判定为“高科技企业”的公司——也就是原来两位老人不会考虑投资的公司,典型的比如IBM和苹果。
我们一开始都会很震惊,但其实他们的原则从来没有变过,那就是只投那种“能看懂”的公司,他们之所以投资这些公司,是因为他们看懂了,至少他们“认为”是看懂了。
这段摘录我记得说的是IBM,我们想当然地会认为“你也看走眼了吧”、“谁让你托大”,这个话说得没错,两位老人后来也坦诚地说自己犯了错误。
这也再次提醒我们:能力圈很重要,扩展能力圈一定要小心,能找到简单机会就不要去接触复杂机会,这些恐怕是宝贵的经验。
除了收获这些经验教训,很多人并不知道芒格在投资IBM的时候,在同年的会上还说了下面这段话:
你们中有很多人,像过去的我那样投资,远离高科技公司,现在已经很有钱了。我不建议你们学我,不建议你们改变,不改变更安全。
“不改变更安全”,恐怕很多人都没看到芒格的劝导,这甚至可以看做是一种警告。
巴菲特和芒格不知道告诉过我们多少次——要有耐心,耐心等待那种自己可以理解的机会到来,然后在那个时刻义无反顾地抓住她。
可惜我们平时不去研究公司,机会来了又瞻前顾后,还时不时犯一点“沾花惹草”的错误(老想着在一些没那么懂的公司那里占点便宜),反而拉低了自己的投资收益。
“不懂不做”,就这么简单一句话,能做到的投资者,凤毛麟角啊。
一般来说,在投资股票时,我们要求长期税前收益率至少达到10%。
这一点我在我的书《被忽略的投资秘籍:伯克希尔股东大会的启示》中提到过,我们在判断一项投资的长远年化收益率时,可以把这个作为一个参照。
因为我国现在资本利得不用交税,所以如果你能找到一个长期年化收益率10%的机会,这就是一个不错的机会了,你当然可以要求更高,但这就需要你付出更多的努力——某些时候还是“耐心”的努力了。
现在的股市,投资太难了,“太难了”是成年人的生活常态。
巴菲特是风趣幽默、洞若观火的,而芒格除了是犀利的,我觉得芒格还有一种“慈悲心态”,比如摘录这一段。
我们中国人都说成年人生活难,其实外国人也一样,成年人的世界本身就是各种困难的集合体,但如何对待这样的生活,完全是自己的选择,你可以说这是阿Q,但你也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吧?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所有人都需要找到志同道合的人,相互切磋、共同进步。
对于这一说法,我是挺矛盾的。
一方面,我认同芒格的这个说法,我觉得一个人的思维不可避免会有盲区,而人往往又是容易自大的,所以在一些关键投资决策的判断上,如果能和1-2个投资实力相当甚至更优的人沟通探讨,绝对是益处无穷的。
但另一方面,我又认为投资是一件很难去“同频”的事情,事实上我认为除非对方比我水平高出明显的段位,否则“平级”的沟通,往往会产生相反的效果,比如因为对方的观点存在漏洞,反而会加深自己对原来判断的笃信度——而这和原来观点的正确与否没有关系。
还比较麻烦的是,志同道合的人倒是有,只是要能比较方便地切磋探讨的人(前文说过,最好还是水平比我高出段位的人),实在是不好找。
想来想去,解决的办法还是巴菲特的老生常谈:只找那种最简单的好机会,那种不需要跟别人探讨,就能靠自己的理性识别的好机会,而这种机会往往与公司识别能力关系不大,出现这种机会,往往是市场对一家公司的情绪出现了很大的问题。
我仍然认为,追求智慧是人类应尽的道德义务。生而为人,却疏于追求智慧,这是道德上存在缺失。
我无法评判芒格这句“追求智慧是人类应尽的道德义务”是否可以拿来要求他人,但对于我来说,我认为追求智慧是我的义务。
人类社会是在每个人的努力下逐渐成长的,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在武汉出差,酒店窗外是一条工业大道,来来往往的大卡车在并不平整的地面上发出巨响,这些东西——酒店、大路、卡车——没有一样是可以单靠一个人、一段时间做出来的,他们靠的都是人类多年以来的知识和体力积累。
在这个过程中,不管大家愿不愿意,参与的人都在追求智慧,有一些是主动的,有些是被动的,有些效果很好,有些效果一般,但始终向上、始终在获取和感悟,这一点是人作为智慧生物得天独厚的特点,也是不可避免的特点。
既然这个过程是不可避免的,那何不主动去追求让自己更智慧呢?这是我的想法。(作者:villike villike的财务自由笔记)
关键词: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马耳他蓝窗形成的过程(马耳他蓝窗)
摊牌了?中企硬刚外企有结果,外媒:这是打压华为的副作用
今年第9号台风“苏拉”在菲律宾以东生成,最强可达强台风级或超强台风级
排行
最近更新
- 打工人为何很难做好投资?
- 湖人官方与众球星为科比送生日祝福 詹姆斯:永远的黑曼巴
- 焕新归来!东门市井再现老成都烟火味
- 隔夜要闻:美股三大股指均跌超1% 科技股欠佳英伟达几回吐涨...
- 2023年7月丰田紧凑型车销量排行榜,卡罗拉夺得冠军,第二名差...
- 证券日报:券商降费让利对经纪业务规模的正向提振将会更为明显
- 韩日称朝鲜发射不明发射体,朝方暂未表态
- 外媒:社交媒体照片显示,圣彼得堡“瓦格纳中心”大楼亮起“...
- 孙颖莎打疯了!决赛3-0横扫王艺迪,拒绝再被爆冷,夺得宝贵1分
- 意媒:尤文米兰都对基恩换萨勒马科尔斯感兴趣 黄潜贝蒂斯有意后者
- 今天处暑老北京食俗吃鸭子!老字号美食有些已经卖断货 具体...
- “数字拥抱生活”在地体验 2023灵锡数字生活节在运河汇举行
- 高中医学专业就业率怎么样 学医好就业吗
- 河北正定:整修古城南城门楼
- 交通事故造成车辆损坏,能主张贬值损失吗
- 户口迁回农村,遇房屋拆迁有房屋安置吗
- 北京推出新一批优化调整措施 二环主路取消公交专用道
- 港府刊宪24日起禁日本10都县水产品进口
- 美团发布2023年Q2财报,营收680亿元同比增长33.4%
- 平安建设:平安银行和平安建投互相勾结
- 谁参与了贩卖明星航班信息的生意
- 广州智都城市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是国企吗?
- 篮球世界杯|中国队进行赛前训练
- 回溯!日本核污染水排海进程主要时间线
- 部分银行下调存款利率 持续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 二级建造师-建筑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 阶段测试(七)81
- 2023年一级造价工程师《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新旧教材对比_04
- 多利科技(001311):8月24日北向资金增持15.46万股
- 铖昌科技(001270):8月24日北向资金增持3.73万股
- 荣耀GMS回归在即:首批测试招募已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