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济 > 经济 > 正文

“在这个领域,中国干一年顶美国50年,欧美须找到与中国合作的方法”


(资料图)

“中国在太阳能领域的主导地位让西方面临艰难选择”,英国《金融时报》日前以此为题刊登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修昔底德陷阱”概念提出者格雷厄姆·艾利森的文章说,在光伏产业这一极具潜力的领域,中国的投入和成就都令美欧难以望其项背;一个“令人难以接受的事实”是,西方国家必须找到与中国合作的方法。

国际能源署(IEA)的数据显示,今年全球太阳能生产支出(约3800亿美元)将有史以来首次超过石油生产支出(约3700亿美元)。文章指出,这带来的地缘政治影响是巨大的。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东之所以一直是围绕石油和天然气等主要燃料的“大博弈”的中心舞台,就是源于这些国家对于上述能源供应的把控。

行文至此,艾利森发问:“如果在未来十年里,从太阳中获取能量的光伏电池取代了对石油和天然气的大部分需求,谁将是最大的输家?而更重要的是:谁将是最大的赢家?”

英国《金融时报》刊登的署名文章截图

他没有直接给出答案,但提到一个判断:今年全球太阳能生产支出中,绝大部分太阳能板将来自一个国家——中国。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中国产的太阳能电池板占全球总产量的80%。放眼整条供应链,中国还生产了全球85%的太阳能电池,88%的太阳能级多晶硅,以及97%的太阳能电池核心材料硅锭和硅片。

文章称,在过去数十年间,中国迅速崛起为太阳能领域的主导国家。太阳能产业肇始于美国,到了2005年,欧洲人曾在这场竞赛中处于领先地位,当时德国贡献了全球太阳能产能的五分之一。至2010年,虽然欧洲的太阳能电池板需求占到全球的80%,但产能只占全球的约10%。

而在今年,不仅全球每10块太阳能电池板中,就有8块由中国生产,中国还将其中的5块纳入其电网。艾利森说,仅2023年一年,中国新增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就将超过自上世纪70年代初美国人购买第一批太阳能板以来美国所安装的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

为何“中国干一年能顶美国50年”?艾利森将推动中国在这一领域成功的因素归结于,在华生产可带来较低的资本成本、快速的监管审批、对外国竞争的保护、较低的劳动力成本、无与伦比的供应商网络,以及快速增长的国内需求。

2010年至2021年,以国家和地区划分的太阳能光伏产能(百分比)。图片来源:《金融时报》

目前,中国已承诺力争于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美国和欧洲也承诺到2030年将碳排放量减半,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文章称,为了实现减排目标,美国和欧洲有必要加快从化石燃料到太阳能的能源转型。

在这个关乎人类命运的事业上,美欧并没有选择合作之路。文章提到,去年9月,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将绿色技术确定为与半导体、人工智能等一样的“增效手段”,在这些领域,美国正加大对中国企业的围堵打压。

从2012年开始,美国针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反倾销和反补贴税,税率高达34%-47%。2014年12月,美国对中国光伏制造商进行“双反”调查。2018年1月,美国上届政府决定对85亿美元的进口太阳能电池板征收全球保障性关税。欧盟也从2013年起对华光伏产品实施了近五年的“双反”政策。

在去年3月的记者会上,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曾就此指出,美方大搞贸易保护主义,将对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和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合作造成干扰和破坏,最后只会反噬自己,损害自身利益。我们敦促美方停止对中国企业的无理打压,中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维护中国企业的正当合法权益。

事实上,艾利森也在文章中说,上述措施对中国不断增长的全球市场份额影响实际有限。以多晶硅这一光伏产业的上游原材料为例,根据国际能源署的历年数据,从2010年到2022年,中国企业在多晶硅市场所占份额仍然呈明显上升趋势,到2022年的预计份额达超过80%,而美国的份额则逐年减少。

此外,美国去年出台了《通胀削减法案》,计划在未来十年为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和符合条件的住宅小型太阳能电池板提供高达1000亿美元的补贴,另外还有高达1000亿美元的税收减免。为回击美国绿色补贴,欧盟也计划每年投入720亿欧元可再生能源补贴,其中大部分用于太阳能。但艾利森认为,从美欧市场规模来看,期望这将对行业趋势线产生任何重大影响是不现实的。

2010年至2022年,中国产多晶硅占市场份额呈上升。图片来源:《金融时报》

在文章最后,艾利森得出结论:“虽然承认这一点很痛苦,而且这样说可能在政治上是不可接受的,但残酷的事实是,正如在包括电动汽车在内的其他绿色技术领域一样,在太阳能领域,西方的绿色未来将是红色的。”

艾利森称,依赖于一个被欧盟宣布为“系统性挑战”、被美国视为其主要竞争对手的国家是令人不安的。然而,更重要的是,欧洲人、美国人和中国人共同生活在同一个星球上,三者中的任何一方不受限制的温室气体排放都会加剧气候变化,而这一结果需要所有人共同承担。

艾利森呼吁,美欧领导人必须在竞争的同时找到与中国合作的方法,这就是他们共同面临的挑战。他表示,正如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的那句名言,“检验一流智力的标准,就是看你能不能在头脑中同时存在两种相反的想法,还能维持正常行事的能力”,这将需要西方国家就此制定战略。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最近更新

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版权申明 网站地图 联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创投网 - www.xun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备202200996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