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济 > 正文

环球今热点:在新疆最险的夏特古道深处戍边是什么体验?

从新疆阿克苏温宿县破城子遗址出发,往北约七十公里,可抵达位于中天山深处的木扎尔特冰川脚下。这段路郑俊乘越野车走过无数遍,最快需要两个小时,时间最长的一次因为赶上泥石流救援,用了整整9个小时。

这是夏特古道最险要的路段。站在海拔三千六百多米的木扎尔特冰川之巅,往南可以俯瞰塔里木盆地北缘,往北翻过冰川就是天山北麓的伊犁昭苏地区,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南疆”、“北疆”两个方向。郑俊所在的新疆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阿克苏边境管理支队破城子边境检查站就扼守在古道的南入口处,负责守护这片边境区域的安全稳定。


(相关资料图)

与社交媒体上夏特古道昭苏方向的风景如画不同,这里亘古荒凉,人迹罕至,每年5月冰雪才刚刚消融,9月严冬又不期而至。在调任破城子边境检查站教导员之前,郑俊曾在阿克苏多个边境派出所工作,见惯了恶劣的自然环境,但这里的环境仍超出他的想象。

最大的感受是“风大”。古道内常年刮着7级左右大风,经常能达10级以上。每天上午,风从南起,沿着峡谷向北猛吹,午间稍缓,下午风向则恰好相反。晚间风势愈加迅猛,大风裹着沙尘掠过山谷,发出“呜呜”怪叫,打在脸上如针刺刀割一般。

为了抵御大风,民警在铁制篮球架的增重箱内注入一百多公斤沙子,再用铆钉固定在水泥地上,就算这样仍不起作用。有一次,大风把铆钉拔起,将篮球架推倒在地,又掀起来,如摆弄玩具一样推着满院子跑。

国旗杆上新换的国旗,撑不过两星期就被风撕烂了。民警想过把这些破损的国旗保存起来,但最终也没收集到几面,因为大都“被风吹跑了”。

边境的天气变幻莫测,往往山外艳阳高照,大风吹起一片乌云,山中已经暴雨倾盆或是大雪纷飞。久而久之,民警们学会了听风辨雨(雪)的本领。他们根据风力、风向、温度、湿度和云雾情况,判断古道内的天气变化,并据此合理调整各项勤务,提醒往来牧民和施工人员规避危险。

夏特古道内冰川林立、山口纵横,其中两条山口可以直抵中吉(吉尔吉斯斯坦)边境的托木尔峰与中哈(哈萨克斯坦)边境的汗腾格里峰,这也是民警日常巡护的重点。

冰川移动和降雨诱发的泥石流将本就粗糙的“搓板路”破坏得七零八落,民警开车巡逻只能沿着怪石嶙峋的河道前行,更多时候则要靠骑马或徒步。他们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日复一日重复着枯燥的边境检查和巡逻任务,打击违法行为,救援遇险人员。

在那次历时9个小时的泥石流救援中,郑俊带领战友好不容易将两名被困工人救出,结果下山途中,警车却被另一股泥石流困住,最终民警紧急调来挖掘机才摆脱险境。类似的经历还有很多,用郑俊的话说,“没经过一两次危险,都不好说自己是破城子的人。”

27岁的民警张志刚来自云南曲靖,他在这里同样有着“生平最难忘的经历”。首次进山巡逻,他在经过一处峡谷时,忽听山中传来如枪炮射击般巨响,误以为有突发情况,于是紧急上报单位,后来才知道那是山上落石砸在悬崖上,声音经山谷反射形成的回响。

一天清晨,几名不法分子突然闯入边境,张志刚来不及携带干粮就跟战友们紧急进山搜寻。他们一路追踪,过冰河、翻山岭、爬冰川,渴了饿了只能喝点雪水,从早上8点到夜间10点,最终协助昭苏警方将不法分子抓获。下山途中,民警近乎虚脱,还有人出现严重的高原反应,“全凭意志力撑着往下走”,回到山下已经是第二天凌晨。

还有一天晚上,天降大雨,几名外来工人不熟悉情况,将帐篷搭在河谷开阔地带休息,民警巡逻发现后立刻将他们劝离。就在民警帮众人撤离不久,山洪和泥石流咆哮着奔涌而下。“再晚几分钟,一个都跑不了。”当日带队民警彭文磊至今心有余悸。

危险伴随着戍边日常,但许多都变成了民警口中的“小事”:民警迪力夏提巡逻途中遭遇野猪,被追了两公里,多亏跑得快才得以脱险;大雪封山的夜晚,牧民的孩子高烧不退,民警徒步进山背出孩子,再用警车连夜将他送往山下救治……

这些民警来自全国各地,以“90后”为主,平均年龄28岁,他们眼里的戍边生活充满了不同的酸甜苦辣。2001年出生的马维全来自陕西汉中,是检查站年龄最小、性格最活泼的。检查站四周山峰竦峙,他和几位战友在工作之余喜欢爬山,“在山上俯瞰辖区,只有了解这里,才能更好地守护这里。”

有次登顶后,他即兴表演了一段“脱口秀”。在战友录制的视频中,他手指身后笑着介绍:“这里是一家大型超市,吃的喝的应有尽有……这边是KTV,饮料已经备好了,兄弟们来、来、来,吼两嗓子……”顺着他所指的方向,只有绵延不断的群山和呼啸而过的寒风。

日常勤务加上离家太远,大部分民警每年只能回家一两次。来自安徽颍上的胡伟涛有次将近两年才回家,与父亲见面后相顾无言,他把时间都花在帮父亲做饭、干家务上,几天后才慢慢有了共同话题。在家十多天后,他又迫切地想回到单位,“有时候分不清哪里才是真正的家。”

就算在“家门口”,民警们也很少能陪伴家人。站长艾克拜尔家在距离检查站两百多公里外的乌什县,但他几个月也难得回去一次。每次回家,三岁的小女儿都跟他形影不离,就连他上厕所也要挽着手臂蹲在身边。

为了更好地维护边境稳定,检查站联合当地党委政府在古道沿线设立了多个护边员执勤点,由当地少数民族护边员轮流执勤。今年初,又在木扎尔特冰川脚下设立了托木尔峰边境警务站,派民警常态驻守。

郑俊形容,这相当于在狭长的古道内设置了一口“布袋”,一旦发生异常情况,检查站和警务站分别从两头扎紧口子,调度民警和护边员从中处置,可保边境安全无虞。

彭文磊和张志刚是首批进驻托木尔峰边境警务站的民警。31岁的彭文磊毕业于新疆警察学院,在警校时学了不少刑事案件破案知识,“原想着毕业后能大展身手”,但在古道深处,除了牧民和屈指可数的务工人员,很难见到陌生人,几年都不会有一起案件。彭文磊既欣慰于边境的平安,又对自己所学无用武之地感到有些失落,想过离开,最终还是舍不得这身警服。“总得有人付出,要是大家都不来,边境谁来守?”张志刚这样安慰自己。大家把这里当家一样建设,他们从河谷中捡来石头,自己动手绘上国旗、警徽和移民管理警察标识,让这满眼都是土黄色调的山谷有了五颜六色。

他们还托人从山下制作了一条横幅,“奋斗在最年轻的时光,奉献在最偏远的边疆”,就悬挂在警务站栅栏上最显眼的位置,以此来激励自己。每个人还将自己与家人的合影洗成照片,装上相框放在床头,为这荒凉肃杀的边境增添了几分暖意。

每年开春,民警们都会尝试在山中种树,但存活率不到十分之一,五年前种活的树至今不过碗口粗。然而大家从未气馁。不久前,民警们将树种到木扎尔特冰川下,他们从山下运来土和18棵树苗,栽种在托木尔峰警务站门口,至今还没有发芽的迹象。“只要种下去,就会有希望。”彭文磊说。

清明节过后,艾克拜尔从山下找来12种颜色的百日草种子,又拉来整整6卡车土,计划在检查站院里开辟出一块花池。旁边的石头上刻着民警自己改写的词句,“托峰下,古道边,五月春不来,九月冬已寒,戍边风为伴,守土志更坚……”

关键词:

最近更新

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版权申明 网站地图 联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创投网 - www.xun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备202200996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