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济 > 正文

合肥推行新建商品住房购房资格线上审核业务 加强资格审查管理

11月3日,合肥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发布通知,为进一步加强合肥市新建商品住房购房资格审查管理,打造便民、利企、高效的房屋交易服务环境,维护房地产市场良好秩序,11月15日起全面推行新建商品住房购房资格线上审核业务。

通知指出,在合肥市限购区域内购买新建商品住房的意向购房人,可通过微信小程序“合肥住房”线上申请新建商品住房普通家庭购房资格。刚需家庭、高层次人才家庭、职住平衡家庭和其他不便在微信小程序进行认购登记的购房人,可提供相应的资料到房地产开发项目销售中心进行登记,并委托房地产开发企业线上向市房屋交易管理中心申请购房资格。通过新建商品住房购房资格审核的购房人,赋予“购房资格码”(刚需家庭、高层次人才家庭、职住平衡家庭等资格在购房资格码上标记)。

持有购房资格码且满足购房登记其他要求的意向购房人,可参加合肥市限购范围内新建商品住房公证摇号公开销售进行新建商品住房买卖合同网签备案。房地产开发企业需通过“合肥市房地产市场管理信息系统”验证意向购房人的购房资格码。新建商品住房公证摇号公开销售过程中,购房资格码的锁定和解锁,按照公证摇号购房有关规则执行。

通知还明确,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地产经纪机构要严格执行合肥市房地产调控政策,准确解答意向购房人对购房资格提出的政策疑问,对违反合肥市住房限购政策和本通知规定的,市房管部门责令限期整改并记入企业信用档案。房地产从业人员协助意向购房人以不正当手段获得购房资格的,市房管部门依法依规对相关人员进行处理。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在项目正式认购登记前,接受意向购房人咨询和委托办理购房资格申请事宜。市房屋交易管理中心加强线上审核工作的监督管理,工作人员在购房资格审查过程中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新建商品住房购房资格线上审核常见问题答疑

一、如何申请新建商品房购房资格?

答:申请获得新建商品住房购房资格有以下两种途径:

1.普通家庭购房人可通过微信小程序“合肥住房”按提示填写个人及家庭成员相关信息,平台通过大数据比对自动审核,审核通过后,即时获得购房资格码。

2.刚需家庭、高层次人才家庭、职住平衡家庭和其他不便在微信小程序进行认购登记的购房人,可提供相应资料到房地产开发项目销售现场,委托房地产开发企业向市房屋交易管理中心申请购房资格。审核通过后,获得购房资格码。

新建商品住房购房资格审核咨询电话:62625713。

二、符合合肥市的购房政策,为何线上审核无法通过?

答:通过微信小程序“合肥住房”申请购房资格的,系统将通过大数据比对自动审核。如出现的确符合合肥市购房政策,但因信息不匹配而未通过的,申请人可提供相应资料委托房地产开发企业向市房屋交易管理中心申请审核。

三、应该在何时申请新建商品房购房资格?

答:意向购房人应在意向商品住房项目启动登记前,通过“合肥住房”微信小程序申请购房资格;若线上自动审核没有通过,应在意向商品住房启动登记3个工作日前提交纸质材料委托房地产开发企业申请(审核时限为3个工作日),获得购房资格码后参与项目报名登记。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在商品住房项目销售现场,即时接受购房人购房资格委托申请。

四、新建商品房购房资格码是否有有效期?

答:普通家庭的购房资格码自取得之日起90日内有效,有效期内可在限购范围内任意项目报名登记时使用。刚需家庭、高层次人才家庭、职住平衡家庭等购房资格码仅限在本次登记项目使用。

五、意向购房人采取弄虚作假、隐瞒真实情况方式申请购房资格的,如何处理?

意向购房人应按要求如实填报信息和提交材料,并对其真实性负责。意向购房人采取弄虚作假、隐瞒真实情况申购商品住房的,取消其及其家庭本次购房资格,暂停意向购房人及其家庭成员在合肥市购买商品住房资格、承租保障性住房和人才住房资格一年,并将相关失信行为推送至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实施联合惩戒。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六、如何进入“合肥住房”微信小程序?

“合肥住房”微信小程序新建商品住房购房资格线上申请功能自2022年11月4日零时启用。

一是在微信APP中搜索“合肥住房”,进入微信小程序。

二是扫描“合肥住房”二维码,进入微信小程序,二维码将在合肥市房产市场信息平台、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现场等地方展示。

三是在合肥市房产局微信公众号点击“在线查询”中的“合肥住房”链接,进入微信小程序。(本方式2022年11月5日零时启用)(记者 檀美玲)

关键词: 新建商品住房 购房资格线上审核 资格审查管理 房地产市场良好秩序

最近更新

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版权申明 网站地图 联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创投网 - www.xun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备202200996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