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济 > 正文

中国经济走出V型曲线,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的主要力量

人均GDP是经济产出效率的刻画指标,用以说明人们创造财富的能力,衡量经济发展长期变动。英国用了150多年,将人均GDP从1300美元增长至2600美元,美国实现同样的倍增,用了53年。而中国仅仅用了20年,就实现了10倍增长,人均GDP从1000美元上升到1万美元以上。

---------------

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这份中国经济的“综合评价表”显示,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GDP)达101.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3%;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2447元,比上年增长2%。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介绍说,2020年中国经济总量突破100万亿元大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连续两年超过1万美元。中国也是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按年均汇率折算,2020年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预计超过17%。

2019年一到四季度,中国GDP分别同比增长6.3%、6.0%、5.9%、5.8%,2020年一到四季度分别同比增长-6.8%、3.2%、4.9%、6.5%。盛来运说,中国经济“走出了一条令世界惊叹的V型曲线,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的主要力量”。

人均GDP连续2年超1万美元

虽然已从政府部门退休多年,但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还是很忙。每次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发布,他的电话都可能被打爆。外界想知道,这位国家统计局前总经济师如何评价当前的中国经济形势。

对于2020年的中国经济,姚景源尤其看重两个指标:经济总量和人均GDP。在他看来,前者决定了中国经济的“块头”,“有了块头,抗风险能力才够强,韧和回旋余地才会大”,后者则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和未来增长潜力的标志”。

2010年,中国GDP总量为401513亿元;10年后GDP总量达101.6万亿元,圆满实现翻一番的目标。“比2010年翻一番,这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指标,如今我们在总量上已经完成了任务。”姚景源说。

盛来运表示,过去一年,我国加大精准脱贫力度,持续推进污染防治,积极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下最难的堡垒,啃下最硬的骨头,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成就。”

相比GDP总量,国际上更为关注的是人均GDP指标。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在其代表作《经济学》一书中指出,人均GDP是经济产出效率的刻画指标,用以说明人们创造财富的能力,衡量经济发展长期变动。

从历史上看,大多数国家人均GDP的增长都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英国用了150多年,才将人均GDP从1300美元增长至2600美元,美国实现同样的倍增,也用了53年。而中国仅仅用了20年,就实现人均GDP从1000美元升到1万美元以上的10倍增长。

但是,人均GDP1万美元也经常被视为一个门槛。世界银行用人均GNI(国民总收入)划分不同收入水国家,人均GNI12375美元以上的国家视为高收入国家。对中国而言,人均GNI与人均GDP差距很小,目前仍属于中等收入国家

追踪各国历史,大多数进入中等收入水国家,在人均GDP达到一定水后,贫富差距反而进一步拉大,陷入长期的经济增长停滞,鲜有跻身高收入国家者。因此,世界银行提出了“中等收入陷阱”概念。

美国知名中国问题专家何汉理曾提醒,改革开放使中国跨越“贫困陷阱”,成为中高收入国家,但要注意规避“中等收入陷阱”。

姚景源认为,人均GDP已连续两年超过1万美元,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依然取得这样的成绩,这说明中国经济未来仍然具有增长潜力,完全有能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就业指标超额完成

如果说人均GDP代表均每个人创造的财富有多少,是“国富”的指标,那么居民收入的增长与财富积累的程度,就是是否“藏富于民”的象征。

尽管疫情给居民收入带来不利影响,但居民收入的增长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公报》显示,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89元,比上年增长4.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1%,快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27540元,增长3.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实际增长3.8%,快于城镇2.6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2.56,比上年缩小0.08。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金融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2020》指出,全国居民部门财富占比76%,达到512.6万亿元,居民人均财富约为36.6万元。2000年-2019年,中国名义GDP的复合年均增速为12.8%,而社会净财富的复合年均增速为16.2%,高于经济增速。

姚景源认为,居民收入的增长,很大程度上来自居民就业的稳定,尤其是在疫情冲击下,过去一年就业优先的政策取得了积极成效。

《公报》显示,去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186万人,比上年少增166万人。截至2020年年末,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均低于预期目标。盛来运说,2020年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扎实有力,就业指标超额完成年初预期目标。

“去年在那么困难的情况下,计划新增900万(就业),实际新增1186万,调查失业率也低于前年,这个成就真是来之不易。”在姚景源看来,经济工作的最终目的是改善民生,而就业是民生之本。

许多经济学者认为,中国每新增一个百分点的GDP,可以支撑200万的就业。如今,仅凭2.3%的GDP增速,如何支撑起1000多万新增就业?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一带一路学院研究员万喆分析认为,去年中国经济的就业指标恢复得好,主要得益于疫情中经济快速恢复,尤其是在下半年,许多企业的出口订单在增加,吸纳了相当多的就业。但她也提醒,随着其他国家加快复工复产,以及财政和货政策的发力,今年出口型企业要注意外部需求会出现较大变化。

消费正逐步回暖

在这份“综合评价表”中,与消费有关的经济数据最引人关注。

2020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1981亿元,比上年下降3.9%。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352453亿元,下降2.3%。受疫情影响,各行各业的消费情况都不乐观,例如,疫情影响最明显的餐饮业收入额下降16.6%。

反映在个人消费支出上,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210元,比上年下降1.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4.0%。其中,人均服务消费支出9037元,比上年下降8.6%,占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42.6%。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支出拉动GDP下降0.5个百分点,资本形成总额拉动增长2.2个百分点,货物和服务净出口拉动增长0.7个百分点。

万喆认为,目前全社会的消费热情和能力尚未从疫情冲击中完全恢复。首先是因为疫情反复,不同行业受到不同影响,交通旅游航运等消费依然受挫,但食品消费类CPI比较高,甚至出现了通胀和通缩同时存在的情况。其次,疫情影响下,居民储蓄率在升高,消费意愿有所降低。另外,解决了大量就业的小微企业依然面临冲击,资金周转困难、流动紧张的警报还未解除。

居民消费结构也出现了明显变化。2020年,粮油、食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9.9%,饮料类增长14.0%,酒类增长5.4%,化妆品类增长9.5%,通讯器材类增长12.9%,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6.6%,金银珠宝类下降4.7%,石油及制品类下降14.5%,汽车类下降1.8%。

万喆认为,要想促进消费,根本上还是要想方设法提高居民收入,注重营商环境建设,帮助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

她还建议,疫情期间数字文化娱乐服务获得较快增长,已经成为新的消费增长点,可以借鉴日韩等国经验,大力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放开相关管制。“现在我们的消费趋势,已经从必需品发展到非必需品,从实物产品发展到文化精神产品。”

国家电影局的数据显示,春节假期7天,全国电影票房达78.22亿元,比2019年增长32.47%,再次刷新春节档全国电影票房纪录,同时创造了多项世界票房纪录。《2020年中国网络电影行业年度报告》显示,2020年共上新769部网络电影,其中79部影片分账票房破千万元,千万级影片票房同比增长125%。

影视娱乐行业的复苏,也是全民消费能力恢复的缩影。姚景源认为,如今大多数行业的消费情况恢复得都不错,从去年三四季度开始,许多消费指标都已由负转正,并且在逐月回升。今年,在扩大内需、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大背景下,居民消费将会逐渐回暖。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林

关键词: 中国经济 V型曲线 经济复苏

最近更新

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版权申明 网站地图 联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创投网 - www.xun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33 92 950@qq.com
豫ICP备2020035879号-12